青卿

楼诚及其衍生

【谭曲】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(03)唐诗三百首

前文:谭曲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目录

总目录:青卿的LOFTER目录整合 

 

(03) 唐诗三百首

 

没了自行车,曲和只能倒公交回家,车不顺,比平时多花了半个钟头。刚走到三层半就闻到肉香,从作料配比判断,是自己家的。

母亲安和平炖了一大锅骨头汤,还买了外敷的药:“特效药,丰盛*的,赶紧抹上,好得快。”

曲和回北屋解裤子抹药,听妈妈在外面说:“自行车我送张师傅那儿拿拿龙*,过几天才能好。”

“噢。”

“我管你陈阿姨借了辆车,你先骑着。小是小点儿,24的。哎你屁股行不行?疼得厉害就别骑。”

“没问题。”春困秋乏,哪怕屁股疼,也比早上早起半个钟头强。曲和打开门,扬着胳膊冲妈妈扭扭腰:“您看,活动自如。”

“你呀,今天真把人吓死了!”安和平拍拍他腰,却摸到一截秋衣,“哟,毛衣又短了。啧啧,我儿子这是冲着一米八去了!可别超过一米八五。太高了也不好。”

“美得您!哪儿能长那么高。”

“我给你量量,再织件新的。”说着就去拿皮尺。

“别织了,这都开春了,等您织完也穿不上了。”

“小瞧我?”

“不敢不敢。知道您手快还不行么。”

 

突然南屋里咣当一声,俩人赶紧推门进去,只见床头柜的台灯砸在地下,老太太半个身子悬在床外头。

“别动!”曲和冲上去把人扶住,“您醒了倒是叫我们一声啊。”

“小顺儿,”老太太抬头看着曲和,“下学啦?”

“啊,下学了。”曲和腾出一只手帮妈妈把台灯线捋好,嘴里说,“姥姥,我是和和。”

“哦,和和呀……”老太太缓缓神儿,认出了眼前的人,又问,“那人谁呀?你妈?”

安和平也把脸凑过来:“对。您闺女!”

“哦,胖了。”老太太似乎对闺女兴趣不大,皱着眉转向曲和,“你爸呢?哪天接你走?姥姥烙糖饼给你带着。”

曲和不说话了。

“妈,和和不走,留北京了。”

“不走了?”

“对,都不走了。留在北京,念书,学琴,考大学。”

“噢……学琴啊……拉二胡啊小顺儿……”

老太太又糊涂上了。安和平笑笑:“跟二胡差不多,大提琴。今儿晚上和和就上电视,咱吃完饭就看啊!”

 

曲和自己差点儿忘了,今天晚上有《青春队对碰》,对阵双方是J大附中跟育仁学校。节目是俩礼拜之前录的,当时曲和在后台候场排练,前面的竞赛过程一点儿没看着,只知道最后赢了,而且听说观众席上的梁佩华挣了关键一分。

奉母命去对门401送骨头汤,曲和便提醒道:“苗苗,记得一会儿看你姐上电视。”

梁慕平不客气叨了块儿烂熟的肉:“唔……上我家来看吧,我家电视大。”

梁叔叔也说:“和和,叫你妈把老太太也推过来,咱一块儿看。”

热闹热闹也好。曲和想。

 

娘儿仨进屋时,梁叔叔正在训儿子:“少吃点儿。安阿姨那是给你姐炖的。”

梁慕平抬杠:“骨头汤补钙,您明儿把汤给我姐送去。肉没什么营养,我就勉为其难帮忙处理了。”说着又夹给自己一块。

曲和忍笑,假意踹他一脚:“小没良心的。”说完忽然想起,这话是白天某人对自己说过的,连语气都一样。心里发笑,不禁抿起了嘴唇。

“哎呀不就一锅肉嘛。让孩子敞开吃。正长身体的时候。”

“安阿姨做的就是香!”

“喜欢吃,阿姨过两天再给你炖一锅。”

嘴甜就是招人喜欢。曲和心想,如果自己有个弟弟或者妹妹,应该更会哄妈高兴吧。可惜那小家伙没机会生下来,就只剩一个自己,笨嘴拙舌的。

 

梁佩华今天住医院,电视铁定看不成了。梁慕平翻出一盘空白录像带塞进录像机,给他姐把节目录下来。

《青春队对碰》每个队六名固定队员,三男三女。J大附派出高二一班三个人、高一一班两个人,外加一个初一的小姑娘。小姑娘是个小有名气的童星,长相甜美能歌善舞。

高一一班的两个人里,有一个是谭宗明。

育仁学校也是市重点,西城区名校,历史悠久实力雄厚。梁慕平的关注点比较奇特:“他们校服比你们好看多了。”

“是么?没觉得。”

“你审美有问题啊和和哥。”

 

头一个环节是知识竞答。一开始题目还循规蹈矩,曲和自认能答上七八成。越往后越难,知识范围宽到没边儿,什么“飞机在夜里闪烁的灯是什么颜色”,这题有什么意义?育仁学校那个马脸男生居然抢答正确!

谭宗明主要负责抢,答题主力是高二的师哥师姐。梁慕平看了会儿忽然问:“这是早上看热闹那人吧?”

“对。一班的。”

“他跟我姐很熟?”

“嗯?”曲和愣了一下,“哦,挺熟的。午间广播他俩搭档。”

梁慕平撇撇嘴:“下手挺快。”

又一个特写镜头。轮椅上的姥姥忽然指着电视给出评价:“小小子儿,挺俊。”老太太唐山口音,把“俊”读成zùn,颇有喜剧效果。梁慕平笑得拉住老太太手:“这算啥,和和哥才是真zùn呢。”

 

知识竞答结束,J大附出乎意料地落后一分。那边育仁队一起怼着拳头喊口号,颇有气势;这边呢,队员精气神儿还都不错,谭宗明始终笑呵呵的,显得倍儿乐观向上,丝毫不丢份。

第二大环节:游戏。首先是“你演我猜”,猜成语、猜体育项目、猜动物……双方打个平手。于是加赛一场“你唱我猜”,猜电影。

轮到谭宗明,题目居然是《红高粱》。梁慕平急道:“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呗!”可谭宗明却双手做捧碗状举到胸口,沉声唱道:“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自咱的手!”搭档喊出答案的同时,观众席爆发出整齐的伴唱:“好酒!”

电视机前笑成一团。曲和虽然事先听说了录制时的场面,可还是被他的表情和故意憋出的粗嗓子惊住了,这家伙,真能演!

本轮比赛J大附胜出,总分追平。

 

第二个游戏:旋转投篮。J大附六个人里有三个是篮球队的,按理说胜算很大,可一加旋转就傻了:从特制的转椅上站起来,脚都走不成直线,篮筐还是移动靶,彻底晕菜。结果又是育仁队的马脸男生大显神通,丝毫没有眩晕的样子,一双傻大傻大的眼睛炯炯有神,最后命中率超过七成。

J大附又一次落后。

按照游戏规则,目前对方拥有一次“先发制人”的机会。育仁队显然早有准备,马脸男生冲同伴点点头,就去跟主持人确认,之后宣布:下一个游戏《飞花令》,J大附的三名参赛人必须换成场下的学生观众。

这一规则改变完全在计划之外。非常被动!

六名队员埋头商量了一阵,选定了两位高二一班的女生。最后一个名额,谭宗明指向了看台角落里的梁佩华。

 

很有意思,对垒的六人全是女生。

题目从“春花秋月”里抽签选一个字。育仁队那个眼睛大得吓人脸色白得吓人的女生抽了个“月”。梁慕平一嘬牙花子:“这大俗字,一百轮也比不完。”

果然,带“月”的古诗实在太多,六个人一人一句轮番背下去,几乎不打磕绊儿,念到稍微生僻点儿的就掌声雷动,听得曲和也紧张起来。梁慕平倒很放松:“不看看那是谁!我姐!”嘁,你早就知道你姐赢了。

七八轮后开始有人脑子短路背不出来,或者背重复;再往后,场上只剩了两个人:大眼女生、梁佩华。

镜头不断在俩人间切换。大眼女生下巴尖尖非常清秀,梁佩华却是小眼睛,因为是来当观众也没化妆,估计临时被化妆师扑了点儿粉吧,看着气场弱很多,连微笑也没有。

大眼女生念完一句“月上柳梢头”,梁佩华忽然卡壳了,主持人读到最后一秒,她才挤出一句“草长莺飞二月天”。自此之后就一路顺畅:二月初惊见草芽、烟花三月下扬州、人间四月芳菲尽、五月渔郎相忆否、四月维夏六月徂暑、七月流火九月授衣、五月不可触八月蝴蝶黄……

曲和早听同学复述了这场势均力敌的厮杀,此时一看,还真佩服她的急智:利用月份的“月”字,既不与其他人重复,又能排序自我检索,真是取巧——虽然她后来自谦说赢得比较不要脸。

大眼女生也足够强,几次读秒后还能撑着往下背。可能是自尊吧,她始终没跟着梁佩华用月份,而是坚持吟咏天上的月亮。直到梁佩华结束“月份系列”,改成一句“海上明月共潮生”,下一轮又接一句“何处春江无月明”,大眼女生才败下阵来*。马脸男生上去拍她肩膀安慰着,还好,没哭出来。

J大附观众席一片欢呼。镜头给向没能上场的六人小队,谭宗明已经蹦了起来,拼命向台上挥手,笑得无比绚烂。

这个人,还是那么亮。可不知怎的,曲和却忽然心里一空。

 

~~~~~~~~分割线~~~~~~~~

*注:

1.丰盛,指丰盛医院,北京著名的骨科医院。(不过我并不知道他家有没有什么特效药。)

2.拿龙:自行车修车术语。

3.《春江花月夜》里一共有15个“月”字。我猜大眼女生不一定不会背这首诗,只是不好意思抢梁佩华的(所以这是个面子问题)。

另:

转不晕的马脸男生和矜持的大眼女生,能猜出是谁吗?

其实马脸男生年轻时很帅的,只是曲和同学戴了滤镜看人家不顺眼。


下文:【谭曲】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(04)临场发挥

评论(29)
热度(119)

© 青卿 / Powered by LOFTER